話說蘇東坡因「烏台詩案」被貶至黃州時,研究出一種烹煮紅燒肉的方法,燒煮出來的紅燒肉,色澤紅亮、酥爛不碎,吃起來肥而不膩、濃而不鹹,帶有酒香。連當時黃州太守徐君猷吃過也讚不絕口。
大家聽說了蘇東坡做出了色香味美的豬肉,一些酒家老闆便來向蘇東坡請教,蘇東坡就把做法教了他們,還將烹調經驗編了一首《食豬肉》詩,叫別人記着做法:「黃州好豬肉,價賤如糞土。富者不肯吃,貧者不解煮。慢著火,少著水,柴頭竈焰煙不起。待它自熟莫催它,火候足時它自美。早晨起來打兩碗,飽得自家君莫管。」由於這紅燒肉人人愛吃,又是蘇東坡創的,於是便稱為「東坡肉」。
「東坡肉」隨著蘇東坡的名氣,越傳越廣,各地各省的酒家把這道紅燒肉越做越精,把豬肉化俗為雅,平凡中顯神奇,遂成為風靡全國的一道名菜。

東波肉形石 | JCR Collections